从7月底至今的楼市调控风暴,正在席卷全国。

据澎湃9月6日报道,安徽芜湖9部门发通知,居民摇号所购新建商品住房自取得不动产权证3年后方可转让,二手住房自取得不动产权证2年后方可转让。

针对学区房炒作,还有锁定学位的措施:

确保热点学区严格实行同一套住宅房小学6年内、中学3年内只安排一名学生入学。

同一天,据媒体确认,三亚发了加强商品房销售价格备案管理的通知,提到“商品房备案均价不得超过近期网签价格,一年内不得上调”。

为什么是芜湖和三亚?

来看两组数据。

9月芜湖的二手房均价为10069元/平方米,同比上涨3.12%。

什么是热钱包和冷钱包(什么叫热钱包)

根据统计局发布的70个大中城市房价指数,4月-7月,三亚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分别环比上涨0.2%、0.3%、0.6%、0.5%,一直在涨。

显然,哪里上涨,哪里就有“重锤”。

但,这只是调控风暴的一小部分而已。

据时代周报9月6日报道,2021年房地产调控已突破420次!

今年8月,29个重点监测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同、环比分别下降22%和10%,百强房企整体业绩表现不及历史同期,TOP100房企单月销售操盘金额同比下降20.7%、环比下降10.7%。

细数这些调控措施,包括住建部约谈、整顿中介、限制二手房定价、经营贷、土地供应、鼓励租赁、打击炒作学区房、延长增值税期限、限开发贷、限房贷、社保个税年限延长、调控区域扩大,无所不包,无所不含。

一波接一波的浪潮,从京沪广深往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东部城市群、中西部三四线城市不断扩散,最终席卷所有地区的房地产市场。

更重要的信号是:重压之下,“热钱”正在从楼市撤退。

证券时报》9月5日有一篇报道,叫《罕见万亿成交背后:炒楼资金悄然“转场”股市》。

其中提到了几个现象,值得关注。

1,某头部券商客户保证金突然猛增近5%,过去四个交易日,增幅接近10%。

什么是热钱包和冷钱包(什么叫热钱包)

2,两市日成交1.71万亿元,创年内新高。沪市成交额突破8000亿元大关,更是创2015年7月24日以来新高。

这么多钱,哪来的?

一般来说,热钱有三股来源:一级市场、银行理财、楼市。

这三股来源,楼市的资金最为雄厚,一级市场和银行理财,短时间根本无法迸发出如此大的资金量。

在持续不断的政策浪潮下,房地产市场预期已经被彻底改变,尤其是广深珠三角、沪杭苏长三角等地,本身民间财富、楼市沉淀资金的规模都很惊人。

根据证券时报记者的采访,不少囤房客都在腾挪财富,有资深房产投机客称:“楼市短期无法上行已达成共识,资金没地方去了,楼市资金向来享受高利润,对于理财产品等兴趣不大,去股市很正常。”

蓝白觉得,表面上看,这只是政策高压下“热钱”转移。

实际上,却是一场将旷日持久的居民财富大“搬家”。

原因有二。

第一,我们的居民资产配置不均衡,太多财富沉淀在楼市。

什么是热钱包和冷钱包(什么叫热钱包)

西南财大之前发过一个报告,早在2017年,中国家庭总资产中,房产占比就已经高达77.7%,远高于美国的34.6%。而我们的金融资产占比11.8%,远低于美国家庭的42.6%。

根据长江证券经济学家赵伟的测算,早在2018年,中国住宅总值总市值就达到了250-300万亿元,根据社科院编制的中国居民资产负债表,2016年末,中国居民的金融资产约为180万亿人民币。

当巨大的财富跟房地产捆绑,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概率就越来越高。

第二,产业结构转型,融资结构随之改变,必然会引导居民财富配置。

经济学家姜超有个研究,在间接融资的支持下,过去十几年,我国的地产、基建传统行业得以快速发展。

但未来的趋势是不断提高“直接融资”,是半导体、芯片、新能源、人工智能的时代。

去年我国集成电路进口金额达3500亿美元,同比增长14.6%,连续六年占据我国进口商品第一大品类,占进口总额的17.03%,未来有非常巨大的国产替代的空间。

如何让人们享受到产业转型的红利?

答案就是“财富转移”,用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养老金账户、权益资产,代替“钢筋水泥”。

资本市场从科创板、注册制到再融资、新三板、两融新规的放松,再到如今成立北交所,金融资产的吸引力日益显著。

什么是热钱包和冷钱包(什么叫热钱包)

加上固定收益产品的收益率持续下滑,无风险资产已经没有了吸引力,而我国居民资产中股票及投资基金、养老金和保险的比重仅占8%,而美国、日本分别占到57%和27%,空间广阔。

明白了这个脉络,再看如今炒楼资金的“撤退潮”,也就不会感到意外了。

这,其实也是央行“下猛药”见效的结果。

在资金端,央行实施了“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给每家银行都定下了房贷指标上限,压缩房贷额度,直接造成房贷利率连续走高。

同时,大幅压降房企融资规模,扣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净负债率、现金短债比符合条件才能继续发债融资。

更关键的是,限贷令和三道红线政策,已经形成“常态化”运转。

央行9月3日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1)》称: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已进入常态化实施阶段。

央行将会同银保监会,持续做好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日常监测,督促超限银行按照过渡期调整方案有序实现压降目标,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

什么是热钱包和冷钱包(什么叫热钱包)

说白了:开发商融不到钱,购房者贷不到款,银行的资金放不出去,这样的形势,会一直持续下去,没有任何放松的可能。

重重压力之下,任何一个理性地“囤房者”,都不会再对楼市抱有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

在一个暗流涌动的市场,能够长期存活下来的资金,永远都是“嗅觉灵敏”的那一类人。

就算你再不情愿,也要承认一个冰冷的事实:

属于房地产的时代风口,早已一去不复返。

加客服微信:bhjret,开通VIP下载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