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每日一问第348期-20220303》
我的理解:“处置效应”是投资者赚小钱亏大钱的根源
复盘看看市场
外围市场走稳带动两市高开,但俄乌局势的不明朗让股指震荡下跌,沪强深弱持续,创业板再度低迷下跌1.51%。个股涨跌比例为1:1.5。
板块方面:石油,燃气,煤炭等资源股涨幅居前,另外航运港口也涨幅居前,而锂电、半导体、光伏设备等赛道股跌幅居前。风险偏好再度下降。
最近股指持续动荡,当觉得市场要下跌时很多短线投资者想卖出股票来避险,而多数人在卖出盈利股票时非常爽快,而在亏损的股票上却犹豫不决,这在行为金融学上就是一个典型的“处置效应”。
所以今天探讨一个话题:
如何理解“处置效应”?
所谓“处置效应”是指投资人在处置股票时,倾向卖出赚钱的股票、继续持有赔钱的股票,也就是所谓的‘出赢保亏’效应。这意味着当投资者处于盈利状态时是风险回避者,而处于亏损状态时是风险偏好者。
投资者的“处置效应”倾向并不一定意味着投资者是非理性的,它可能与投资者采取反向投资策略有关。当股价上涨后,投资者可能降低股价进一步上涨的预期,售出股票也在情理之中;当股票价格下跌,投资者预期股价反转的可能性加大,也有理由继续持有亏损股票。
“处置效应”解释了为何人们总是容易卖掉手中盈利的股票,而握紧亏损的股票,这正是普通投资者赚小钱亏大钱的根源。
这背后也是人性趋利避害的正常反应,卖出盈利的股票,盈利落袋为安防止获利回吐;而亏损的股票只要不卖就不算是损失,就有机会回本。
我们要做的是客观面对,不要过多的看重持仓成本,而是以企业基本面为主要矛盾。
END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归黄少波说十倍股所有,部分资料可能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本文仅供案例分析和交流使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和股票推荐,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加客服微信:bhjret,开通VIP下载权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