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1日,《环球日报》的特约评论员胡锡进发表了一篇名为“恢复市场信心,需要拿出震撼弹级别的措施”。

这篇文章显然是针对4月份经济数据“负增长”的重要评论,具有一定的政策“风向标”意义。

4万亿救市钱从哪里来(4000亿救市)

在这篇文章中,胡锡进提到“近几个星期国家不同部门出台了一系列货币和财政政策,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是经济的整体信心依然疲弱,市场气氛继续低沉”,“与国际压力和新冠病毒这样的“洪水猛兽”对抗对冲,恐怕需要“震撼弹”级别的手段上场”。

由此可见,就算是胡锡进,也已经看到了目前中国经济的窘境,建议采取了““震撼弹”级别的手段”来实施救市。

那么这个““震撼弹”级别的手段”到底是什么呢?

根据目前的市场“传闻”,近期决策层有可能将会推出了一个高达“十几万亿级别”的救市计划,这个救市计划的投资额度将会达到2008年的3倍

在这个高达“十几万亿”救市计划中,重点就是“新基建”“城市旧改”,不仅要把“2022年3.65万亿的专项债”提前用完,可能还将把2023年的“专项债额度”提前下达。

所以在2022年的“大基建”投资上可能就会超过7万亿。

如果这个“十几万亿”救市计划真的推出,那在中国的经济刺激发展史上,可以称之为“史诗级救市计划”了。

因为不管是2008年的“4万亿”,还是2015年的“3万亿棚改+16道金牌政策底”,都远远达不到这个规模。

目前这个救市计划仅仅只是市场的一种“猜测”,而一旦推出,那有可能形成“大水漫灌”的基本格局,货币增速和居民杠杆将会迅速攀升。

但从4月份的经济数据看,“精准滴灌”确实已经很难解决问题,只有“大水漫灌”式的超常规救市,才能较快时间推动经济恢复正常。

而对于楼市来说,本轮楼市的“地方救市”体现出明显的分化格局:

首先是“一线城市”基本按兵不动,除了广州在3月份“网传花都放松限购”之外,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全部按兵不动。

4月份的最高层会议中曾经提出“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强调的依然是“因城施策”,而不是“全国一刀切的无差别放松政策”。

随后在央行出台的“515楼市新政”中,再次明确强调要“因城施策”,要求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要实施调整。

因此从以上的会议要求和政策导向来看,一线城市的楼市政策松绑“难度非常大”,就算有松绑,也只是“微调”。

最近网传近期深圳有可能将出台楼市救市政策,在我看来,难度有点偏大,可信度不是很高。

北上广深是中国楼市的风向标,一旦出现松绑,极有可能将会打破“房住不炒”的基本原则。

尤其是北京,5月21日海淀区中建学府公馆”开盘,单套总价在1500万以上的高端住宅,直接实现了“日光”。

这种市场背景下,北京“放松楼市政策”几乎不可能了。

其次是“弱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全面放松楼市政策,实现了裸奔,但“楼市效果不佳”。

从1月份道5月份,目前已经有76个三四线城市全面“放松楼市政策”,平均每个月就有15个城市松绑,效率杠杠的。

这里面甚至还包括了部分“弱二线城市”,比如东莞佛山等。

4万亿救市钱从哪里来(4000亿救市)

但是非常可惜,中国的弱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这一次的救市效果却非常差,大规模放松限购、限售,甚至是买房补贴,也没有办法激发市场活力。

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非常简单,因为中国的“强二线城市”也开始大规模的“救市”了,比如成都、重庆、苏州、南京、杭州、武汉等六个“强二线城市”均已经出台了救市政策。

其中成都和重庆出台救市政策最早,但力度最小。

4万亿救市钱从哪里来(4000亿救市)

这一轮救市最猛则主要来自于“苏州、杭州、南京和武汉”这四个最有希望冲击“一线城市”的强二线城市。

这四个城市的“强力救市”将彻底把其他城市的购买力“一卷而空”,包括郑州在内的一大堆城市将会成为本轮楼市救市的“炮灰”。

所以本轮楼市松绑,真正得益只有以上四大城市而已。

首先是南京。

4月28日南京高调放松限购:

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1年内在南京累计缴纳6个月个人所得税或社保即可购房。

结清贷款且名下无房,再次购房可认定为首套房利率。

5月20日,南京彻底“无底线”松绑:

自5 月20 日起,南京户籍和非南京户籍居民购买二手住房时,无需提供购房证明,满足新市民等刚需群体合理购房需求。

据说目前南京的二手房彻底不限购政策已经“被叫停”。

然后是苏州。

5月9日苏州第二次发出“楼市救市政策”:6个月社保就可以在苏州买。

新房限售时间3年调整为2年,二手房不限售。

非本市户籍居民连续缴纳6个月社保/个税即可购房。

家庭若有新出生人口(二孩及以上),出售房屋时不受限制转让年限制约。

5月17日,杭州终于出手了,核心救市是三条:

第一,落户杭州即可买房。

第二,外地户籍从48个月社保变为12个月社保。

第三,限购范围内,个人家庭的唯一住房,增值税免征年限由5年调整至2年。

第四,符合条件的三孩家庭,限购范围内增加一套。

到了5月21日,最后一个城市的武汉,也开始大规模“抢人了”,楼市救市政策打出了四张牌:

第一,四大郊区全部“取消限购”,外地人随便买。

第二,限购区内的社保从2年变成1年。

第三,父母投靠/子女投靠或者二胎三胎,均可以在武汉购买第三套住房。

第四,大幅降息:首套利率按照4.8%,二套按照5.05%实施。

至此,中国四大“强二线”城市的房产,均已经不设防,房票资格已经向全中国人“彻底敞开”,因为一年之内的社保要求跟“不限购”没啥区别。

如果说过去十年,是“持有一线城市资产”的最佳时期,基本上都能实现个人资产的“快速增长”和“翻倍”。

那么在未来十年,则是中国人持有“强二线城市”资产的最佳时期,未来5-10年强二线城市的资产价值实现“翻倍”几成定局。

在2022年,由于中国四大强二线城市的“限购松绑”和“降首付降息”,买入并持有“强二线城市资产”的最佳窗口期已经打开。

未来随着“史诗级救市+变态级大基建”的拉开,这一轮放开限购的强二线城市,将会吸引到天量的资金、庞大的人口和巨大的住房需求。

未来五年,中国强二线城市的发展速度,将会全面超越一线!

2022年,可能将是买入中国强二线城市资产最后的“窗口期”。

加客服微信:bhjret,开通VIP下载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