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东对外公布了2021年金融运行情况。山东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李坤道介绍说,2021年全省聚焦金融工作三大任务,突出金融供给与需求管理双向协同发力,统筹抓好金融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全省金融运行整体呈现“四个新”。本文将就“四个新”中的“区域金融改革实现新突破”对山东2021年金融运行情况进行解读。
区域金融改革是国家整体金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引导和规范地方金融发展。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积极争取,中国人民银行等国家部委大力支持,山东省正努力打造区域金融改革试验区“金字招牌”,先后成功获批青岛市财富管理、临沂市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和济南市科创金融等3个国家级金改试验区。
国家把试验区的“金字招牌”交给山东,是荣誉,是机遇,更是责任。省委、省政府对试验区建设高度重视、强力推动。目前,三个试验区创建工作循序展开,有的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济南:为国家探索科技与金融融合的新路径、新模式和新机制
据介绍,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等8部委批复,全国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落户济南。首先,金融是济南最活跃的因素、最引人注目的标识之一。济南拥有金融机构800余家,财务公司数量居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第1位,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均突破2万亿元,金融业增加值近千亿元,位列省会城市金融竞争力排行榜第5位。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济南作为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在济南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有助于充分发挥金融在新旧动能转换中的战略支撑作用,促进科技创新与金融深度融合发展,为金融支持新旧动能转换闯出一条新路子。同时,由于济南北接京津冀,南连长三角,向东与日韩隔海相望,向西辐射中西部地区,是中国南北交通咽喉和资本布局重镇,因此,在济南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有利于将创新效应、改革效应在更大范围上、更快速度上进行推广复制。
正如济南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冯毅所言,济南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典型示范性强,有利于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在实现自身凤凰涅槃、为山东半岛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的同时,能够为整个北方城市发展和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提供借鉴。
青岛:以财富管理改革创新引领金融业发展成果突出
自2014年获批以来,青岛市以财富管理改革创新引领金融业发展,积极探索中国特色财富管理发展之路。
在最新的全球金融中心排名中,青岛排名第38位,已10次进入全球金融中心排名前50,较2020年同期提升9个位次。山东港信期货、联储证券、新沃公募基金、恒丰银行理财子公司四家法人金融机构落户,填补多项业态空白,青岛成为国内为数不多拥有3家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城市。2021年末试验区财富管理资产总规模2.5万亿元,同比增长39%。
获批成为全国首批养老理财产品试点城市。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试点(QDLP)获批30亿美元额度。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落地实施。数字人民币试点上线场景超50万个,全国首个数字人民币碳普惠平台、首单湿地碳汇贷、首单植被修复碳汇贷在试验区落地。
2021年新增上市公司15家,居副省级城市第4位,创历史最好水平。连续三年举办创投风投大会,推出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青岛创投风投十条2.0版”,募集规模百亿元的国新中银股权投资基金等优质基金项目落户青岛。
临沂: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高质量推进
省里出台了支持临沂市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的政策文件,临沂制定了试验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推进体系。
创建一年多来,山东省及临沂市聚焦乡村振兴主题,在涉农抵质押物创新、金融辅导和管家服务、特色农业保险发展、涉农信息共享共用等方面推出了一批改革举措,形成一批创新案例。
2021年,临沂市新增涉农贷款比重为39.1%,高于全省12.97个百分点;全市农业保险保费收入6.1亿元,同比增长40.79%;赔付支出4.58亿元,同比增长24.08%。
多点开花:区域金融改革有了新突破
据李坤道介绍,地方金融改革实现新突破,突出而又具体的体现在区域金融改革力度加大。威海市争创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工作有序推进,16个市16个园区、21个乡镇创新开展“金融管家”试点,济南平阴、临沂郯城等初步形成各具特色的服务模式。
另外,机构引进培育和金融开放力度加大,也持续对区域金融释放正面效应。省内首单可持续挂钩债券、碳中和债券落地济南,省内首批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试点基金落户青岛;济青烟三个自贸片区均已设立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企业。
金融改革和发展不仅彰显着2021年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满满活力,也充分体现着东部大省的责任担当。
在区域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区域创新能力的背景下,各地区域金融改革试点也正加速推进,以深化改革释放区域创新活力、提升区域发展水平,正成为各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共识。
当前,山东按照“六个一”发展思路,突出“六个更加注重”策略方法,聚焦“十二个着力”重点任务,统筹抓好金融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着力在服务实体经济、深化金融改革、防控金融风险上下功夫、求突破、见实效,努力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文/李瑞琪)
加客服微信:bhjret,开通VIP下载权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