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分析是否有用,是当下市场上争论比较大的一个话题,从我近期发布的《股价见底分析:不要再错误的抄底被套,真正的底部应该是怎样的?》这篇文章,可以看出有不少评论对于技术分析其实是存在不少误区的。
技术分析到底有没有用?能不能精准地逃顶和抄底呢?
本期文章为大家详细分析下。如果觉得有用,还请给个点赞和关注哦,非常感谢!
1、技术分析能否精准的逃顶和抄底?
很遗憾地告诉你,不能!
技术分析有很多分析顶部和底部结构的方法论,或许这些方法的初衷是想教会你判断抄底和逃顶的时机,但在实际投资中你会发现效果其实很不理想。
之所以会这样,在于上升趋势中的途中平台休整和顶部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有相似性,下跌趋势中的途中平台和底部结构一样有很大的相似性,因而在实际投资中,可能提前做出错误的假设,而这种假设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让你坚定的认为这个位置就是底部或顶部,从而做出错误的操作。
图例:

下跌趋势途中平台与底部的相似性。
上图中下跌途中的超跌反弹平台与真正的底部有较大的相似性,最大的区别在于能否向上突破下降趋势线。

上升趋势途中平台与顶部的相似性。
上图中上升途中的宽幅震荡休整走的很像M头的顶部形态,与最终的顶部走的很相似,最大的区别在于顶部最后破位下行,而途中这个平台并未破位,随后继续上行。
上述两个案例告诉我们,上升或下跌途中的平台与顶底的结构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导致我们无法提前判断顶部和底部,而等到顶部或底部成立后,又要损失不小的一部分利润,因而认为技术分析只是事后分析,是马后炮的一种方法。
其实不然,在我学习了十几年的技术分析后,我认为技术分析从来就不是想让你去精准的抄底或逃顶,恐怕连股神巴菲特也做不到这点。
喜欢抄底的逃顶的可以归纳为情绪投资法的一种,在恐慌杀跌中抄底,博取强势反弹的获利机会,在市场极度亢奋中逃顶,规避市场快速回撤的风险。
技术分析其实无法精准的做到这点,在我的理解中,学习技术分析是为了能在上升趋势中跟随趋势投资,下跌趋势中尽可能的规避风险。而我们学习的技术分析方法,都是在指导我们一点,那就是对仓位的管理,通过适当的管理仓位,来实现上升趋势收益增长,下跌趋势中降低损失的目的。
2、技术分析到底应该怎样用?
技术分析的核心就是学会管理仓位,什么位置可以加仓,什么位置该减仓,什么位置不能追涨,什么位置不能杀跌,搞清楚这些,才能真正的理解技术分析,用好技术分析。
从大的趋势来说,学好技术分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跟随上升趋势,下降下跌趋势的损失。
图例:

市场趋势由跌转涨的加仓策略。
通过对底部结构的确认,采取逐步加仓的策略,享受趋势上行的收益。

市场趋势有涨转跌的减仓策略。
通过对顶部结构的确认,采取逐步减仓的策略,降低市场转跌后的损失。
从小的趋势来说,学习技术分析可以避免追涨和杀跌。
图例:

BBI弹簧效应的应用。
学习BBI指标的用法,可以在股价大幅偏离BBI的时候,避免追涨和杀跌。

技术形态与BBI指标的应对策略。
上图案例告诉我们,学习技术分析可以避免在压力位附近追涨,破位初期及时控制仓位降低损失,大幅恐慌下挫时不去杀跌,说明了技术分析的实用性。
以上的技术分析案例很多,分析的方法也很多,这里就不一一介绍。
技术分析从来不是去精准抄底和逃顶的方法,但学好技术分析,是能够帮助我们跟随上升趋势,控制下跌趋势的风险的,避免我们在投资中规避很多错误和风险。
我们学习一种分析方法需要理性客观的去看待它的优点和缺点,不要盲目的只看到其缺点就认为其不可用,只要这套的方法的优点能够为我们的投资带来帮助,那么就可以去学习并掌握它,来提升我们投资的成功率。
希望我的粉丝朋友们能够真正掌握适合自己的投资方法,在投资道路上越走越好。
莫磊,申万宏源证券投资顾问,执业证书编号:S0900621020024。本文所载信息及表述观点仅代表个人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所涉及的标的不作推荐。本人不对所引发的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人须对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加客服微信:bhjret,开通VIP下载权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