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管理,是每个企业面临的重要任务,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是每个企业追求的基本目标。
有时问当企业家的朋友,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是什么?大多数会脱口而出,当然是提高经营管理效益。
企业要出效益,要提高经营效益,一切服从经营效益。是绝大多数企业的经常性口号,用来号召管理层、号召员工,为企业发展好好努力。
表面看,自然没问题,企业当然要出效益。没有效益,企业连生存都困难,更别提发展了。
估计,朋友们看到这里,依然没有发现问题所在。提醒大家,企业要提高经营效益,是一个错误的口号,以后最好不要用。
一定有人会问,为什么?仔细想想,效益,效益,“效”是“效”,“益”是“益”,能不能把效益两个字,放在一起?放在一起,会出许多问题,引起不少矛盾。

中国文字很讲究,高深莫测,充满玄机,理解透了,有很多意思。“效”指的是效率,“益”指的是利益,如果每个人,都想要有利益,还有效率吗?
别小看这个小问题,困扰了人类几千年,也许还得永远困扰下去。只要世界上还有人,总会有些人并不想提高效率,而老想着有点利益。没办法,这就是人,也可以说,这就是“人性”。
投资效率优先,还是公平分配优先,这是经济学,尤其是政治经济学的传统命题了,放开讨论,基本无解,不可能有统一的结论。
因为价值观不同,观点不同,就会没完没了地争论,没完没了地吵架。哪一方会人多势众?占据优势?无疑会是“公平优先”一方。
老汉观察多年,几乎在所有重大问题上,“效率优先”派和“公平优先”派,是势不两立的。有趣的是,有些争论,不用开始,就已经知道谁会站到那一边了,百试百灵,以后有机会,我私下帮大家预测。
前两天,我们谈了企业团队架构设计的两个原则,效率原则和分配原则。就是讨论这个问题,本人自然是“效率优先”派(可以复习)。
今天我们具体讨论这个问题,到了这里,有人可能会问,你的标题为什么不讲“效益”两字要分开,而是讲“权利”两字要分开?
效率哪里来?来源于团队的创造性劳动,来源于团队的战斗力。没有战斗力,什么都没有,效率问题就无从谈起。
战斗力哪里来?没有领导力,没有控制力,光有执行力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我们说战斗力要分成三个层次,而其中最主要的层次,其实是领导力!
缺少领导力,企业就没有根本的发展方向。原来效率来自于权力,没有权力也就没有效率,因为领导力就是一种权力。

特别强调是权力,不是权利,这里的力,是力量的力,而不是利益的利。平时大家讲权力,往往用权利来替代,那就和 “效益”没有区别了。
有人认为有权就有利益,有利就有权,权和利两个字不可分开。如果有权就是为了利,这个权就变成“私权”,谋的就是“私利”。不谋私利,是领导力的主要特征。
当然有人会问,没有利益,要权干吗?要权就是为了利益。没办法,人性啊,总有那么一点弱点!
这种问题由哲学家解决,我无能为力。
我们需要讨论的是,有权力,才有领导力,有领导力,才有效率,权力,是领导力的基础。于是,领导力→控制力→执行力,有领导力的执行力,才是真正的执行力。
领导力+控制力+执行力=战斗力,而其中最关键的是领导力,而领导力的本质就是权力。权力不是一个坏东西,其实是一种担当,一种责任。只是要以权谋公,不要以权谋私。
因此,效率问题就变成了权力问题,因为效力来自于权力,能够有效决策,贯彻实施是要靠权力的,没有权力也就没有效率。
分配问题当然就是利益问题,利益如何分配,是一个大问题。高人说,人世间,来来往往无非两字,“利益”。至于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之类的,咱们就不多谈了。
有学生做企业,做得不错。问他诀窍在哪里?回答说就八个字,“股聚人散,股散人聚”。其实是来源于《大学》中说的,“财聚则人散,财散则人聚”。
“股散人聚”无非就是让股于普通管理人员和基础员工,让普通管理人员和基础员工也持有股权。
于是,许多企业家照着做,把股权都分下去了,效果依然不好。很迷惑,为什么道理呢?都做到股权都散了,人为什么就不聚呢?还不如当初股权不要散。

原来,还是老问题,企业平台和团队建设,最核心的有两个,一个是“效率”问题,一个是“分配”问题。
两个问题就有两个原则,不是一个原则,不能只讲一个原则,只是做到股权分散,就只有一个原则,没有两个原则,一个原则不能同时解决两个问题。
权力是权力,利益是利益。如果你把权力和利益混在一起,就不是两个原则,就只有一个原则。
“股散人不聚”,是因为,只是解决了利益分配问题,没有解决提高战斗力的效率问题,股权倒是分下去了,干活没有人了。
每个人都想着股权中间的利益,盯着股权中间的利益,没有想到,任何股权,只要没有效率,拿了个空股权有什么用?
我们需要整理一下思路,传统股权里面,包含两个基本内容,一个是“权力”,一个是“利益”。企业的效率来源于执行力的,来源于控制力,来源于领导力的,领导力的最重要保证就是权力集中。
权就是权力,解决什么问题?解决效率问题,因此权要集中,不能分散,这就是战斗力的保障,其中,领导力是关键的关键。
权力高度集中,不是一件坏事,企业要出效率,权力必须是集中的。把权力放下去了,也就没有战斗力了,没有效率了,讲基层民主,人人都是主人翁,大家都能发言,人人能说会道,成为讲理高手,这种企业一定是做不好的。
有效率以后,要合理分配,公平分配。所谓“股散人聚”,本质上,是分配上的“股散人聚”。
如果权利不能分开,有权就有利,发号施令的人独占了全部股权利益,就回到了老板制、夫妻老婆店和家族式企业的传统型企业模式去了。
如果企业的股权利益高度集中,就不要再说什么团队建设、创造性劳动平台之类空话了,做一个小作坊好了,赚点钱,过点小日子,也不错。只是老板就不要说自己是企业家,其实是作坊主。
股权中的利益要向下,让执行的员工,底层的员工,基层的员工多得一点好处,战斗力就起来了。
当然,利益分配依然必须非常“效率优先”的基本原则,不能为利益而利益。如果一个企业,仅仅为了利益而在一起干活,就是一个没有使命感、事业心的企业。
没有使命,没有愿景,没有想象力,没有战略定位,不过就是一批乌合之众混在一起,在市场中间捞点钱,这种企业是不可能有真正的发展潜力的。
整个股权合伙和团队建设架构设计过程中间,一定要注意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权要集中,利要分散,权利两字要分开。
在企业的股权合伙和团队建设中间,可以运用区块链思维。一个企业就是一个封闭的区块链,一个封闭的利益共同体。
在这个封闭的利益共同体中,大家共同创造企业价值,共同提升股权价值,当价值提升以后,大家都能分享。
“股散人聚”,就是让底层员工多拿一点,多拿一点,不是指在分配中,底层员工收入的绝对数,比中高层还高,搞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而是在利益分配过程中,把创造性劳动所产生的超额利润,能够让大家都分享。基层管理人员和底层员工,除了一般工资收入以外,还可以分享股权利润。
股权利益分配时,企业创始人,事业合伙人,高层管理人员,分配比例高一点,拿的是大头;基层管理人员和底层员工,分配比例低一点,拿的是小头。
两个原则,“效率”原则变成了“权力”问题,“分配”原则变成了“利益”问题。“权”和“利”两个字就分开了。
但是,有了效率以后,两个字又合起来,变成了大多数企业都在追求的效益,效益就提高了。
有分有合,先分后合。一个好的团队架构就形成了,一个有战斗力的队伍就形成了,一个创造性平台就出现了,一个战无不胜的好企业就有了。
要处理好权和利的关系,企业家既要会用权,也要懂分利,权要相对集中,利要适当分散,就是要把权利两字分开的原因。
要点:
1.权力集中,经营架构,提高效率;
2.利益分散,分配制度,公平分配。
本文作者:广鉴傅院长
加客服微信:bhjret,开通VIP下载权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