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公安厅通报2021年打击经济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一次“投资”损失数百万,你还相信“高回报无风险”吗?

湖南日报5月11日讯(全媒体记者 王为薇)参与“场外配资”,全省500余人“入套”,损失最惨重的上百万元打了水漂;9000人陷入“非吸”圈套,涉案金额高达34.8亿元;购买“回报高无风险”的“理财产品”,291名受害者损失了7282.86万元……今天,在2022年“5.15”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来临之际,省公安厅通报了2021年全省公安机关打击经济犯罪十大典型案例,其中3起涉众案件的受害者损失惨重。

你以为自己是资深股民,就不会陷入圈套了吗?通报中就有一个典型案例。2020年12月1日,永州市公安局组织60余名警力,在全省4地同时收网,抓获18名涉案人员。该案涉案金额高达7.5亿余元,非法获利金额2000余万元。经查,该团伙未经国家有关管理部门批准,利用非法的手机APP软件进行证券交易,通过收取客户配资额利息差和交易金额的佣金差获利。

该案办案民警李亮介绍,受害人大多为资深股民,他们之所以陷入圈套,主要是自身的赌博心态作祟,“他们投资5万元,可以借到50万元,10倍杠杆,总想着多投多赚。据统计,全省使用非法APP进行场外配资的受害人有500多人,损失最多的逾100万元。”

通报中,还有两起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案件值得注意,案发地分别在永州蓝山和株洲。永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民警吴昊介绍,蓝山这起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36名,涉及投资人9000人,非法集资总金额高达34.8亿元。株洲市公安局天元分局经侦大队副大队长朱谷良,发生在株洲的这起案件,291名受害者损失了7282.86万元,60%的受害人为老年人,其中损失最多的逾百万元。

记者梳理发现,这两起案件的共通之处在于,犯罪嫌疑人在骗取公众存款前,都做足了“场面活”。犯罪嫌疑人通过召开线下推介会、在媒体投放广告、举行晚会、投拍电影、发放礼品等看似权威的“幌子”,让受害人感受到公司“实力雄厚”。紧接着,犯罪嫌疑人通过承诺本金安全、定期还本付息等手段一步步将受害人“套牢”。当受害人发现上当时,原本承诺“高额回报”的“公司”已经连“拆东墙补西墙”的能力都没有了。

警方提醒,广大群众一定要提高风险意识,不轻信“权威”宣传,不相信“高额回报”,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新闻多一点

另外7起典型案件如下:

一、怀化系列保险诈骗案。

根据全省打击金融犯罪专项行动部署,怀化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对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公司、中华联合保险公司等9家财产保险公司近5年来的存疑保险事故进行分析、甄别、研判,通过调取嫌疑人骗保车辆的保险资料,建模比对,一举破获了7起系列保险诈骗案,达到了“打团伙、打链条”的侦办效果,有力地震慑了保险领域犯罪。

警方提示:骗保必将受到法律严惩。

二、长沙沃然能源有限公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

2021年,在公安部经侦局和省公安厅经侦总队的部署指挥下,长沙市公安局经侦支队贯彻“集成研判作战”的思路,全面深入开展“黄金领域”“化工领域”“螺纹钢领域”涉税数据穿透研判,成功破获湖南沃然公司涉嫌黄金、化工发票虚开案、螺纹钢发票虚开案,先后打击处理虚开犯罪、非法经营等犯罪团伙3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3人,查明虚开金额价税合计15亿余元,税额1.04亿余元,涉及湖南、江西、山东等17个省份。该案成功发起了全国性集群战役。

警方提示:合法经营、依规纳税,虚开入刑、切勿侥幸。

三、郴州“7.04”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

2021年7月,郴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历经一年多的缜密侦查,成功破获涉及11个省市、涉案金额16亿余元的成品油领域“7.04”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抓获犯罪嫌疑人35名,捣毁龚某某、杨某某、林某某、段某某虚开团伙4个,查获非法刻制的企业公章110余枚,依法暂扣已使用的提油卡4300余张及下游受票公司的空白委托函800余份,追缴非法所得7960余万元。本案系郴州公安机关成功侦办的抓获犯罪嫌疑人最多、追缴税款及非法所得最多、涉案金额最大、参与作案人数最多、打击犯罪链条最完整的涉税犯罪案件。

警方提示:油票分离踩红线,虚拟合同即虚开。

四、邵阳“12.17”毛皮系列骗取出口退税案。

2020年7月,湖南省公安厅经侦总队组织专案民警,对税务、海关、人民银行等部门向公安机关移送的毛皮行业企业涉嫌虚开、骗税犯罪线索以及邵阳毛皮行业整体涉税风险进行深度研判和全面摸排,成立了省、市联合的“12.17”专案指挥领导小组,由专案指挥部统一组织部署,湖南省公安厅经侦总队与邵阳市公安局捆绑作战,市公安局以及区县公安机关分别立案侦办。通过案件前期侦办发现:2017年以来邵阳共成立9个皮草商会345家皮草公司,已查实117家,为骗取国家出口退税的系列重大犯罪案件,涉嫌骗税金额高达7亿余元,行业性犯罪特征明显。在省公安厅经侦总队的统一部署指挥下,邵阳市公安局成功侦破“12.17”特大骗取出口退税案,共捣毁骗税的皮草商会犯罪团伙3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7名,对3个团伙所关联的117家嫌疑企业依法展开调查取证,涉及骗税金额7亿余元。

警方提示:虚假出口退税是严重犯罪行为,必将受到法律严惩。

五、湘潭“9.23”串通投标专案。

2021年,省公安厅组织湘潭县公安局利用情报导侦,深入研判一起串通投标线索,湘潭县公安局组织精干力量辗转省内20余个城市,对两百余人调查取证,形成案卷材料500余册,对多家涉案公司近五年来的相关资料、资金流水等进行分析研判,成功侦破“9.23”系列串通投标案,打掉职业围串标团伙2个,采取刑事强制措施34人,涉案金额达7.8亿余元。

警方提示:全省公安机关将持续保持对串通投标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全力配合开展好全省工程建设项目突出问题专项整治。

六、常德“2.23”非法经营案。

2021年,常德市津市公安局在省公安厅的指导下,依托神鹰平台对一起刷单炒信案件线索进行数据研判,深度经营,成功侦破一起利用搭建网络刷单平台,通过提供刷单这一虚假交易和好评服务为网店提升销量、提高评价,欺骗消费者,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案。该案对19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其中11人移送审查起诉,8人取保候审。

经查,自2015年底至2019年5月,犯罪嫌疑人陈某、潘某(系夫妻)召集一批骨干成员在厦门市湖里区、思明区成立多家公司,在互联网上搭建了多个专业刷单炒信平台(其中自营站3家,下属分站代理200余家),从事专业刷单炒信非法经营犯罪。该犯罪团伙以提供提升网店销量、产品人气,增加店铺权重等服务,吸引各大电商网店商家入驻其刷单平台,购买刷单服务,注册商家达14万余家;同时,招募大量买手,通过买手完成刷单平台上发布的虚假购买商品、进行虚假好评的任务,从中抽取刷单手续费、赚取刷单佣金差,涉及刷单买手39万余人,刷单总单数4000万余单,刷单总金额达50亿余元。

警方提示:“兼职刷单、足不出户”“日赚百元、月入过万”“动动手指、就能赚钱”……所有刷单都是诈骗!参与刷单就是违法!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掉下来的都是陷阱!

七、“8.12”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

2021年,省公安厅组织长沙市公安机关精准研判、深度经营“某汽配销售公司销售假冒汽车配件”线索,8月,长沙市公安机关出动200余名警力,成功侦破“8.12”特大销售假冒汽车配件案,现场抓获犯罪嫌疑人60余名,查处售假公司5家、仓库7处、门店10余个,扣押假冒知名品牌汽车配件1000余件,及时阻断了假冒汽车配件流向市场,切实保障了消费者驾乘安全。

经查,犯罪嫌疑人郭某通过其经营的长沙市某汽配商行及其5家子公司,雇佣员工60余人长期从事销售假冒汽车配件违法犯罪活动。2014年以来,从广东、浙江、上海、北京等地的上游厂家大量购进假冒汽车配件,销往全国7省6700余家商户。

警方提示:购物时请提高警惕、加强甄别,尽量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发现假冒伪劣商品及时报案。

[责编:黄晗]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加客服微信:bhjret,开通VIP下载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