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则传闻刷爆网络。
这个传闻说,300多位基金经理涉嫌做场外期权被查,有30人已经被锁定。

一时间,小编微信的媒体群、基金群呼啦呼啦地开始热议。
场外期权是个什么“鬼”?
这是普通投资者不能直接参与的投资,所以很多人特别陌生,小编先普及一下知识点。
广义上,场外期权(Over the Counter Options,一般简称为OTC options,也可译作“店头市场期权”或“柜台式期权”)是指,在非集中性的交易场所进行的非标准化的金融期权合约的交易。
现行规定,操作场外期权对投资者要求非常高,直接参与场外期权的交易对手只能是符合条件的机构投资者,且资质需达到532(机构法人户资质)/55223(产品户资质)要求才可以在证券开通法人户或产品户开展场外期权。
所以,国内的场外期权,个人是不能直接参与场外期权的,只有机构和企业客户才符合要求,券商会与这些机构投资者签署投资协议。基金经理作为个人无法直接参与,可能要通过私募等通道来完成。
基金经理做场外期权“老鼠仓”的逻辑是,某基金经理建仓之前,先通过场外期权通道(一般是私募)在券商下单看涨期权(杠杆普遍在10倍以上),以此计算,建仓后如果某票涨幅50%,场外期权的涨幅可能超过500%,是一种暴力且隐蔽的手段。
至于如何入市的路径,业内人士透露,某基金经理所掌管的基金中将要拉升某只股票,他又想趁机发财,他可以事先找到一家私募,成立一个私募产品,再找到数位愿意为他代持的个人投资者对私募产品进行认购。
认购完成后,由该私募产品去与券商签订一份看涨的场外期权协议。
这样一来,表面上这份场外期权协议的订立者是与认购该私募产品的投资者,但实际上最终的受益者和风险承担者都是他。
业内人士也坦言,场外期权业务合同经过法律文件,一层一层隔,很难去查。
对于一些有实力的基金经理而言,这是一条快速实现财富自由的直通车。

因为期权是带超级大的杠杆的,如果是虚值期权,如果在结算日把股票拉爆了的话,说不定可以有几百倍上千倍的杠杆收益。
对于承担场外期权交易的券商,这也是一项稳定的收益。
另一个可以关注的事情是,只是为数不多的券商能做这项业务,看看是哪几家券商吧。
8月5日,中证协刚发布了最新一期场外期权交易商名单,共有8家券商为一级交易商,36家券商为二级交易商,拥有场外期权交易商资格券商共达44家。
8家一级交易商分别是广发、国泰君安、华泰、申万宏源、招商、中金、中信建投、中信。
如果此事是真,会是哪家券商承接业务最多呢?
不过,事情回过头来想想。
有个把基金经理做场外期权的“老鼠仓”,是在情理之中,要说没人做?小编肯定不相信。
但涉及300多位基金经理,这个数字有点多。而且这种行为一般都比较隐蔽,肯定代持。
如果是被查实,那就是这个代持机构被立案窝端了。
这个结果就不免让人多想一些了。
涉及到这么多人,会不会是“窝案”?
是什么样的机构能够做那么多基金经理的生意?
这个机构背后有没有机构?
机构的老板会是个什么样的人?
不敢想了,不敢想了,想想都可怕。
小编也特别希望这也就是则传闻,像阵风吹过。
加客服微信:bhjret,开通VIP下载权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