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亿免税龙头中国中免于8月9日通过聆讯,聆讯是指港交所对即将上市公司进行全面的评估,通过后就只等上市了。

在港股上市,其实和增发、发可转债有点类似,都是通过增加股份来换取资金,都是资本市场的一种融资手段。
一般认为偏利空,毕竟增加的股份摊薄了原股东的权益,但实际上还是要具体分析。
像有的企业因为面临经营问题或现金流紧张,为了维持经营被迫增发股份,这种情况肯定是利空,因为既摊薄了股东权益,也暴露出公司管理上的问题,同时这种情况往往股价萎靡在低位,这个时候增发股份都是迫不得已,换来的钱相对少,非常不划算。
而对于高速成长的赛道和企业,增发股份并不是利空,缺少资金正因为这个行业大有可为,企业更早地获得资金拓展市场,建立先手优势,有可能为公司带来质的飞跃,这也是资本市场的主要作用。而且如果股价在高位去增发,能换来更多的钱,对股东来说也是相对划算的。
对于中免来说,这次港股上市发行股份不到10%,一方面继续巩固了国内免税龙头地位,另一方面为了发展海外渠道,打入国际市场,在港股上市也是很有意义的。如果只是盯着摊薄了不到10%的股东权益,未免格局小了些。
昨天文章写的股东户数的问题,有很多人感兴趣,我再补充一下,并不是“机构股”就一定涨得好,我只是想说如果发现机构大量撤离某只个股,这个时候需要搞明白原因。比如我们看看中免:

过去两年股东户数持续增加,可以认为机构大量地撤出,但这种情况反而不需担心,因为原因我们是很清楚的,就是担心疫情的不确定性。
那么后面股价的情况很大程度上会取决于疫情和消费复苏的边际变化,如果你有超越市场的认知,更早地判断出疫情影响的拐点,那之前撤出的机构反而是潜在的多头,将来会来给你抬轿子。
股价永远不会是单一的某个维度就可以判断的。比如有人喜欢分析公募是否超配或者低配了某行业,其实除了能了解市场现状,对投资并没太大的实际意义。
比如过去两年新能源超配,这两年涨得最好的依然是新能源;过去两年医药超配,这两年医药配比逐渐降低,股价也持续弱势;那已经低配了,是不是触底就要反弹了呢?看看金融和地产吧,低配好几年了,一直低配,越来越低。
有人说“万物皆周期”,道理没错,然而这是一句对投资毫无帮助的“正确的废话”,因为他并没告诉你这个周期持续多久,力度多强。
所以,从来没有什么固定单一的规律可以让我们预测股市,市场是复杂的、多维度的。我们能做的只是跟踪各行业,当景气度开始上升时我们能尽早的捕捉到机会,如果执着于预测市场,那可能方向就选错了。
市场消息:
1、中、美7月份通胀均低于预期,两市大涨。美国7月CPI由上个月的9.1%降低至8.5%,从分项看,通胀回落主要受油价下跌影响,而食品、房租等价格依然上涨,因此并不能认为海外通胀从此开始回落,只能说通胀控制初见成效吧。
2、激光雷达板块大涨。主要由于近期美股多家激光雷达公司持续上涨,业绩开始释放(Luminar +15.85%;Velodyne +38.26%;Innoviz +15.68%),A股没有激光雷达企业,以激光器芯片企业长光华芯竞争格局较好,我也是一路目送它上来的。。。
3、港股龙湖集团近期股价波动巨大。昨天收跌16个点,有传言称商票违约了,今天已经辟谣了,但股价只收回5%,市场对行业的悲观可见一斑。目前官方的态度是救项目不救企业,一方面保交楼,另一方面领导们也是下定决心要让房地产行业产能出清,长期来看这对房地产行业来说是好事,短期还是需要谨慎。
如果近期有朋友想改善生活条件或者小孩上学等原因要置换房子,建议大家一定要先卖后买,原先的房子卖出去后,钱拿到手了再买。
4、Pico下一代即将发行,消费电子板块大涨。Pico 4系列由歌尔代工生产,包括VR头显和Pico 4 Pro。
VR/AR的发展,除了硬件的进步,还需要内容、生态上整体的推进,如果只是一个游戏机,恐怕很难带动起整个行业的前进,虽说VR/AR现在渗透率很低,但这并不意味着产业加速期的到来。
我是“零基础投资”,逻辑、观点、实盘,期待你的关注。
如果你喜欢这篇内容,就请点赞点“在看”吧。
——————————————————

实盘(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2018年底~2021年底盈利44万,复合年化35%。
今日无操作。亏1万,仓位110%,22年赚47万。

加客服微信:bhjret,开通VIP下载权限!
